廣東“互聯網+農業(yè)”風口在哪,?生鮮電商約1%略有盈余
核心問題:配送成本高
生鮮的毛利率很高,是吸引商家大量進入的原因。業(yè)內人士透露,企業(yè)中毛利率低的有30%—40%,高的達80%—90%,。在一些生鮮網站上看到,半斤菜心就要10元左右,價格是菜市場的一倍以上,。
“我們生鮮電商無法忘記的一個事情就是我們的損耗,。”一畝田CEO張桓表示,電視、衣服,可以賣過季,但是對于生鮮電商,一個過季的食品,價值就為0,。而且你還得付出處理的成本,此時你的價值是負數,。一個100元錢的東西,到最后就變成了-2元錢、-5元錢,。
業(yè)內有統計顯示,無論是自營配送還是第三方配送,目前生鮮電商的損耗率大約在10%以上,有些甚至達到30%,而線下實體生鮮超市損耗率一般控制在5%以內,。一些電商表示,很多環(huán)節(jié)不是靠電商能解決的,其中最核心的是配送成本太高。
“店到社區(qū),用戶自提的作用不明顯,。”丁強表示,在民天生鮮的實際運營過程中,95%的用戶是不愿意在網上買東西后到社區(qū)店里去提貨,。他認為,社區(qū)店實際上是作為一個資源整合的終端,既是推廣網點也是一個小倉儲,作為配送員的社區(qū)中轉站。
而一些大型電商平臺則在供應鏈上尋找解決辦法,。天貓人士說,因為生鮮商品是非標商品,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特點,因此其配送能力成為衡量一個電商平臺物流水平的標桿,。據了解,天貓最大限度地縮短供應鏈時間,對于季節(jié)性的商品采用C2B預售的模式。
相關新聞:
0條評論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