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電商的突破口?這家估值20億美金的凈菜電商要上市了,!
近日,,估值20億的美國凈菜電商Blue Apron(藍圍裙)提交了IPO招股書,準備上市,。
這無疑給還在苦苦掙扎的中國凈菜電商們,,添了一份“安心”劑。
與此同時,,隨著Blue Apron財務信息的公開,,我們看到了一個相當有潛力的新餐飲模式,。
賣食譜的生鮮電商
估計很多人都不了解什么叫凈菜,凈菜又被稱為半成品菜或RTC(ready to cook),,所以Blue Apron實際上是一家賣半成品的生鮮電商,。
不過與一般凈菜電商不同,Blue Apron賣的標準產品是一周食譜計劃,。消費者根據(jù)需求預約份數(shù),,售價是每人每餐10美元左右(快餐館吃飯的單價大概15美元)。
Blue Apron根據(jù)訂單進行采購,,在中央廚房進行前置處理,,然后按照規(guī)定的時間,把半成品的新鮮食材送到用戶手里,。
一同寄到用戶手里的還有一份詳細食譜,,用Blue Apron的話說可以讓剛入門的新廚師搖身變成經驗豐富的老廚師。
由于重新定義了從農場到餐桌的供應鏈,,這種模式很受用戶喜愛,。
招股書顯示,2014年其營收為7780萬美元,,2015年為3.4億美元,,2016年更是達到了7.95億美元,年均增長率超過100%,。
目前Blue Apron是美國最大的凈菜電商,,估值超過20億美元。
而仔細研究其財務信息,,我們看到了一個極具潛力的新餐飲模式,。
從2016年Q4季度數(shù)據(jù)來看,87.9萬名用戶的平均季度購買頻次高達4.2次,,季度每個用戶平均貢獻244美元,,如果按照10美元一餐計算,一個季度平均每個用戶在BlueApron上購買24餐,。
這個數(shù)據(jù)估計美團和餓了么都羨慕不已,,它們僅僅只是平臺,而藍圍裙是完全自己消化,。
更重要的是,,BlueApron已經開始出現(xiàn)規(guī)模效應,其虧損從2014年的-39.6%收窄到2016年的-6.9%,。
可以想見,,BlueApron的可想象空間十分驚人。
最大的問題是用戶流失
即便如此,Blue Apron也存在不少問題,,槽點多多,,如果就這樣貿然copyto China ,肯定會成為一個失敗案例,。
首先是售價,,雖然對比在外就餐,Blue Apron 10美元的售價算不上貴,,但考慮到食材只進行了簡單加工,,其附加值不高,對比市場上的價格卻是貴了不少,。
其次,,市場處理十分有限,用戶做一頓飯的實際花費時間,,比自己買菜做飯差不了太多,。
如何對食材進行深度加工且保持其新鮮,提高做飯的效率,,成了技術上的難題,。
而這就導致用戶忠誠度不高,在皇后區(qū)已經運營5年的Blue Apron,,直到今天仍需要努力勸說居民,,購買這樣的凈菜,其營銷以懇求為主,。
留不住用戶,,就沒有未來,!
而在中國,,最大的挑戰(zhàn)可能就變成了食品安全了。
凈菜電商是偽命題還是真需求,?
其實早在幾年前,,就已經有人把BlueApron引進中國,然而國內的凈菜電商大部分都撲街了,,比如青年菜君,、砧板先生。
這些創(chuàng)始人都曾分享過他們失敗的經驗,,往往最后的結論指向凈菜電商是一個偽命題,!
似乎真不符合邏輯,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根據(jù)《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2017)》,,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巨大的矛盾點。
第一是大城市外賣大爆發(fā),在外就餐的頻次越來越高,,與此同時,,大城市的速凍食品的銷量也越來越好,這就說明大量白領“無暇”吃飯,,便捷就餐是他們最大的需求,。
相關新聞:
- 無相關信息
0條評論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