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 如何解決物流標準化"短板"
不管是國內的過剩產業(yè)還是優(yōu)勢產業(yè),,都必須擁有自己的物流,,自己的通道,自己的標準,,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如果沒有自己的物流也是不現實的,,只有物流走出去了,其他產業(yè)才能跟著走出去,。”
● 標準化建設需與國際對接
“十八大”提出的“一帶一路”戰(zhàn)略中,,國家也鼓勵眾多企業(yè)走出去,,尤其是物流快遞企業(yè)。據了解,,順豐速運集團的國際電商物流服務平臺“順豐國際(SFb2c)”,,目前已覆蓋了全球240多個國家及地區(qū)。
阿里巴巴通過出資購買了新加坡郵政10.23%的股份,,以及增資獲得新加坡郵政旗下冠庭國際物流34%的股份,。
據業(yè)內人士分析,阿里巴巴此舉將有助于菜鳥網絡的全球化布局;中遠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能夠在全球超過49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62個港口掛靠,,經營了84條國際航線,、23條國際支線,擁有全球400多個代理和分支機構,。
近幾年,,我國與國際間的物流合作項目也越來越多,比如被譽為“鋼鐵絲綢之路”的泛亞鐵路網,、有“海上絲綢之路”之稱的泛北港口合作項目,、東南亞物流聯盟、中歐列班等等,,這些國際物流的建設將大大有助于國際間貿易往來關系,。
田帥輝指出,這些國際物流項目的標準化建設主要針對單一項目具體進行標準化,,并沒有大范圍的全面推行開來,。
國內物流的標準化建設與國際物流標準化建設尚存在一定的差距。
田帥輝表示,,“國外部分國家的行業(yè)發(fā)展更規(guī)范,,比如車輛配置、駕駛員的工作時間長短等都有一套嚴格的規(guī)范制度,,各個國家也都有一個權力較大的組織機構或者行業(yè)協會來推進物流標準化的落實,。國外標準化體系比較健全,而且國外企業(yè)在標準化的執(zhí)行過程中執(zhí)行力更強”,,據統(tǒng)計,,美國與物流相關的標準約1200條,德國與物流相關的標準約2500條,,而我國約有835條(據2015版《物流標準目錄手冊》統(tǒng)計所得),。”
相關新聞:
0條評論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