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路上最后的一公里的暴力事件”引發(fā)的思考
又是一次和快遞行業(yè)相關的打人事件,但這次卻是快遞員出手了,。5月10日下午2點30分左右,,快遞員李某在騎電瓶三輪車派件途中因道路擁堵擦碰與行人發(fā)生激烈的口角,,隨后激動的用車鎖砸向?qū)Ψ剑诉^程被熱心市民用手機全程拍攝了下來并上報公安,。得知信息之后快遞員所在單位總部立即組織高管人員,,積極配合相關部門處理此次打人事件,目前事發(fā)當?shù)卦聣沙鏊言?月11晚將肇事者李某抓獲,,警方也正對此事件進一步詳細調(diào)查中,。
事情發(fā)生后,該快遞總部立即成立事件處理小組,,并責派北京當?shù)鼐W(wǎng)點負責人第一時間尋找事件受害人,,積極主動配合處理善后事件。公司內(nèi)部對相關責任人做出了嚴肅的管理責任處分,,肇事者李某給予立即辭退,。
為何快遞路上的暴力事件屢禁不止,不管誰打誰,,各有各的錯,,但不論誰的錯,打人就是錯,!
近年來,隨著行業(yè)發(fā)展快遞包裹量成爆炸式增長,,快遞員的工作壓力也不斷增大,,車輛限行多、睡眠時間少,、勞動強度大,、社會不尊重、生活環(huán)境惡劣等等各類問題時刻困擾著他們,,有些心理壓力和情緒波動也是難免,,但誰都不想成為社會戾氣的受害者,暴力事件就該被杜絕,。例如之前相繼出現(xiàn)的順豐,、圓通快遞員被打事件,快遞員暴力運輸,、暴力分揀事件等等,。
暴力事件往往發(fā)生在“快遞路上最后的一公里”,這又是為什么呢,?
一,、城市交通并沒有給快遞三輪車太多空間
城市里的車越來越多,電商的火爆,,就注定了快遞只能用更為便捷和溝通的交通工具——電動車,,來完成“最后一公里”的任務,,然而,,現(xiàn)在的城市里,,連專用的非機動車道都被占用,更別提快遞的三輪車了,,難免的碰擦就成了暴力事件的導火索,,但仍要有理說理,決不能采取暴力,,才能杜絕自身的利益受到侵害,。
二、城里人對從事職業(yè)和人仍有高低貴賤之分
一個送快遞的,,在“高雅”的城里人看來,,一般都等同于“掃大街”的,然而,,沒有了這些基層的勞動者,,城市哪來的情節(jié),購物哪來的便利,,工作,,本無高低貴賤之分,都是靠自己本事掙錢,,何來的“看不起”之由,? 多給彼此一點尊重自然會少一些暴力。
三,、快遞小哥大多是農(nóng)村貧苦出身,,不愿惹事易受欺負
從事快遞的小哥們大多是老實本分的進城務工人員,都是靠自己的體力和努力掙錢,,正因為出身貧苦,,遇事不愿惹事,這除了有工作任務在身之外,,還有出門在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
相關新聞:
0條評論
網(wǎng)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