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佳祺:盒馬鮮生是不對的 零售O2O不是干掉商超
“阿里做新零售和京東到家的策略完全不一樣。”4月13日,,達達?京東到家CEO蒯佳祺對媒體放言,。
他解釋,阿里做的盒馬鮮生是一個自營的超市體系,,與其他商超天然是競爭關系,。策略就是,傳統超市快掛了,,我來拯救你。“京東到家是他們的反面,,超市連鎖很有實力,,我們不是干掉他們,也不是錢的事,,而是需要賦能,。”
當天京東到家還公布了最新戰(zhàn)略——“零售賦能”,,提出將通過“流量賦能”、“效率賦能”,、“用戶運營賦能”三方面為傳統零售業(yè)賦能,,以此解決傳統零售的行業(yè)痛點,幫助傳統零售完成互聯網轉型升級,。
當然,,蒯佳祺有自己的底氣。就在昨天,,京東到家發(fā)布了最新的平臺數據,,截至目前,,京東到家平臺已經擁有超過3000萬用戶,,由達達260萬眾包配送員提供物流配送支持,覆蓋一,、二線城市19個,,包括沃爾瑪,、永輝、歐尚等在內的合作門店超過40000家,。
進入2017年,,在電商、O2O的沖擊下,,各大傳統商超拼死抵抗“關店潮”,,互聯網巨頭們卻已經擺出各種姿勢“擁抱”線下店。零售O2O成了兵家必爭之地,,如果貼上“零售O2O元年”的標簽,,也一點都不為過。
“新零售”的概念是過去的一年時間里,,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口中的高頻詞,。馬云在今年的深圳IT領袖峰會上提出,“未來在十年以內,,會加速五個行業(yè)的變革,。”首當其沖的第一個行業(yè)就是“新零售”。
馬云的思路是,,“以后的零售不是思考學會怎么賣東西,,而是學會怎么去服務好你的客戶。美國的傳統零售做得不錯,,絕大部分都是學會如何去服務好你的客戶,,而不是學會賣東西。我們在過去的十年以內,,傳統零售各種各樣的促銷的想的任何方法,,就是怎么賣東西,。所以從賣東西走向服務別人是巨大的變革。”
放眼如今的零售O2O的戰(zhàn)場,,已經集結了四股力量,。
第一,以京東到家,、美團,、餓了么等第三方平臺為代表的商超O2O模式,雖然專攻品類有所差異,,實際上都是借助平臺優(yōu)勢,,圍繞流量端與配送端為傳統零售企業(yè)提供增值服務,用京東到家自己的話來講,,也就是所謂的“賦能”,。
第二,以中商惠民,、易果生鮮等企業(yè)為代表的,,從供應鏈角度為切口,線上APP+線下門店全覆蓋的到家平臺,。
第三,,類似于閃電購、小區(qū)無憂這樣的第三方平臺,,避開流量,、配送等前端服務和供應鏈等后臺操作,選擇從商品與運營層面充當實體零售商與線上平臺的連接器,,也有觀點將其稱之為“中臺”,。
第四,盒馬鮮生,、便利蜂等企業(yè)也可稱之為一種特有模式,,即重資產、重團隊以及耗費兩年甚至更多的時間成本,,自建物流體系,,并且強調供應鏈能力,最終將所有環(huán)節(jié)掌控在自己手中,。
戰(zhàn)爭一觸即發(fā),,對于未來的趨勢判斷,蒯佳祺有自己的想法,。他認為,,兩種模式將笑到最后,一種是盒馬鮮生,另一種是發(fā)展路徑更清晰,,更符合商業(yè)邏輯的京東到家。
而對于路徑相似的美團和餓了么等平臺,,蒯佳祺說,,“雖然餐飲和超市看起來都是O2O,但是非常不一樣,,其中的區(qū)別就像是滴滴和共享單車,。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超市行業(yè)有很高的壁壘,,包括商品的管理和優(yōu)化,、效率的提升,都是外賣沒有的,;購買外賣和買超市生鮮的場景不一樣,;各家公司的DNA也不一樣,外賣需要靠地推和運營把大量商家拖上來,,超市沒有那么多商家,,商品管理、庫存優(yōu)化等層面緊密的協作更關鍵,。”
在過去的時間里,,京東到家已經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這一說法。蒯佳祺舉例說,,京東到家每年給永輝的門店帶來5-10個點的銷量增長,。
以訂單配送時長為例,京東到家已經從兩小時達縮短為一小時,,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小時達將會是這個行業(yè)的入場券,還在做兩小時送達的公司,,都快掛了,。目前行業(yè)內的‘十五分鐘達’其實并不必要。因為從一小時縮短到十五分鐘,,所帶來的成本的增加遠大于效率的提升,。”
蒯佳祺預測,未來很有可能實現半小時達,,但是前提是整個行業(yè)都被優(yōu)化,,所有的貨都從倉庫出貨,并且和物流實現很好的協同,,目前整個行業(yè)還沒準備好,。
相關新聞:
0條評論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