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駿:P2P公司不該再玩危險游戲
兩年前,有一家中國排名靠前的P2P公司問我要不要投資他們,他們的估值已經達到1億美金了,。當時全球最大P2P平臺Lending Club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成為全球首個上市的P2P平臺,,發(fā)行價暴漲56.20%,當天的市值達到85億美元,。
當時很多人都覺得國內P2P平臺也會加速IPO進程,。因為在2014年,中國P2P行業(yè)迎來了爆發(fā),,無論是平臺數量還是交易規(guī)模都呈現了井噴式增長,。據統(tǒng)計,,那年的全年成交量在2500億人民幣左右,,比5年前的1.5億增長了近1700倍。
P2P的爆發(fā)不是沒有理由的,,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中國小微企業(yè)的融資需求無法從銀行等間接融資渠道中得到滿足,這為國內P2P金融平臺發(fā)展提供了空間,。因此短短幾年時間,,中國P2P金融從無到有到爆發(fā)。
我關注了P2P一段時間,,從業(yè)務流程角度看,,模式不外乎三種:第一種是純線上模式,這類公司其實就是在線上提供中介服務,,負責制定交易規(guī)則和提供交易平臺,,從客戶開發(fā)到完成整個業(yè)務都在線上;第二種是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公司,,這類公司一般在線上主攻理財端來吸引出借人,,而在線下做風控并開發(fā)貸款客戶,目前中國大部分P2P公司都是這種形式,;第三種就是純線下模式,,就是借貸雙方通過第三方公司線下撮合完成交易。
所謂線下的P2P,,其實就是高利貸公司,,涉及的金額比較大,。在資金誘惑之下,有些公司利用P2P的監(jiān)管漏洞大膽“募資”,,有些儼然變成了非法集資,,比如前不久被曝光的快鹿系、中晉系之流,。這類公司往往打著理財產品超過10%的回報率來吸引個人投資者,。那么,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獲得高額回報,?當資金達到一定程度,,要獲得穩(wěn)定10%的固定投資回報已經非常困難,而那些P2P公司基本都是15%,,甚至30%的回報,,這顯然不太可能。最后,,盤子大了,,兜不住項目造假的簍子了,只能跑路了,。
而“線上+線下”的P2P公司,,雖然把部分手續(xù)轉到線上,但做的還是高利貸中介的事,。而純線上的P2P公司,,因為國內沒有很好的信用體系,完全依靠用戶的大數據做信用支撐,,所以借貸金額相對小許多,,這樣的風險也小。對于出借人來說,,放貸的盈虧也改變不了本身的生活,,所以只要比銀行存款利率高,比“寶寶”類產品利率高,,這個游戲也就玩得下去,。
其實,除了監(jiān)管方面,,國內的P2P公司本身就不夠成熟,。首先,有不少做互聯網的人在做P2P,,一個不懂金融的團隊做非常專業(yè)的金融服務,,在不知道如何控制風險的前提下,肯定無法做好一家金融服務公司,。其次,,一些投機者不斷進入P2P行業(yè),,這些投機者出發(fā)點是通過P2P來獲取高額利息差,根本沒想到會演變成無法兌現承諾利息回報的局面,,最后只能跑路,。
在互聯網時代,我們還是需要回歸企業(yè)的本質,。對于P2P,,其本質就是讓資金流動成為價值,而互聯網的功能是幫助資金流動,。所以P2P的產品價值,,本質上就是讓投資者獲得合理的投資回報價值,讓真正的資金需求方獲得資金,。
中國的P2P公司不應該再玩危險游戲,,紙包不住火。
相關新聞:
0條評論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