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觀察之——快遞痼疾暴力分揀現象仍存在
當問到收件是否需要提供證件時,張某說,,收件更沒有那么嚴格,,有時候不便于接收,讓快遞員放在樓下超市都可以,,很隨意,。
“即使快遞員送到家,大多也只問是不是張先生,,得到肯定答復,,快遞員把件遞過來轉身就走了。”張某說,。
關于實名制問題,,記者采訪了北京市多位市民,出乎意料地得到近乎一致的回答:寄送快遞都不需要提供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證件,。
暴力分揀現象仍存在
去年“雙十一”后,,快遞暴力分揀問題備受詬病。今年,,這一問題是否有所改觀,?
記者調查發(fā)現,丟件,、快件損壞等現象仍時有發(fā)生,。
淘寶店主張某告訴記者:“快件損壞問題,我已經司空見慣了,。前段時間,,我買了一些陶瓷、紫砂制品,,取到快遞后,,打開一看,被摔壞的不止一兩件,,有些是因為賣家包裝不好,,有些確實是分揀投遞時太暴力,。”
來自國家郵政局市場監(jiān)管司的信息顯示,今年11月11日,,郵政,、快遞企業(yè)攬收快件達2.51億件,同比增長52%,。全國主要電商企業(yè)共產生快遞物流訂單3.5億件,,同比增長59%。
在如此繁忙的時期,,快遞員能確保不會暴力分揀嗎,?
11月12日下午,記者來到位于中國傳媒大學附近的一個快遞集散點,,恰巧一輛運送快件的貨車在集散點卸貨,,包裹非常多。
據記者觀察,,運輸快件的貨車停在距離集散倉庫大約5米遠的地方,,現場有近二十名快遞員分揀包裹。只見這些快遞員圍在貨車邊,,各自將車上的包裹取下來,,繼而按照配送地址進行歸類。在這一過程中,,除了體積特別大的快遞,,有盒子的、沒盒子的或只有塑料袋包裝的包裹幾乎都是扔向指定地點,,一些小包裹被壓在較大包裹下面。
十幾分鐘后,,倉庫門口堆起來5座“小山”,,快遞員們再將屬于自己派送范圍內的包裹一一裝入自己的快遞配送車中,而另外一些沒有被配送員拿走的快遞基本上都堆在了倉庫外邊,。
在快件被亂拋亂扔之后,,倉庫門口又回歸了平靜。
大約一個小時之后,,記者再次來到該集散點,,發(fā)現剛才堆放在倉庫門口的快遞已經被整理好放進倉庫。沒過多久,,又來了一輛貨車,,這一次,工作人員的卸貨方式比上一次要“溫柔”不少,。
隨后,,記者來到另一快遞公司的集散點,這里距記者之前調查的快遞集散點約兩公里。在這個集散點門口,,一名快遞員正將包裹從一輛面包車里搬出來,。記者全程觀察,沒有看到扔包裹或者踢包裹的現象,。
記者走進這一集散點的倉庫內,,發(fā)現包裹有序整齊地碼放,各種包裹按規(guī)格分類,,比較大的包裹放在倉庫內一個集中區(qū)域,,并用圍欄圍起來防止掉落。
相關新聞:
0條評論
網友評論